白項烏
基本解釋
見“ 白頸烏 ”。
成語(Idiom):白項烏
發音(Pronunciation):bái xiàng w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或事物黑白分明,不混淆。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白項烏出自《左傳·襄公二十七年》:“白項烏,非子之祥。”原指白色的烏鴉是吉祥的象征,但后來演變為指人或事物的黑白分明,不混淆。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的品行或事物的性質明確,不容置疑的情況。可以用來表達正直、明確、不偏不倚的態度。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古代有一位名叫公孫龍的人,他的父親曾經夢到烏鴉的羽毛都變成了白色。公孫龍解夢說:“白項烏,非子之祥。”意思是白色的烏鴉是吉祥的象征。后來,人們通過這個故事引申出“白項烏”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名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品行像白項烏,沒有任何瑕疵。
2. 這個問題的答案就像白項烏一樣,非常明確。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烏鴉的形象,想象它的羽毛都變成了白色,表示明確的意思。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類似的成語,如“黑白分明”、“黑白不分”等,來豐富詞匯量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喜歡白項烏一樣的人,他們總是誠實的。
2. 初中生(13-15歲):老師講課的時候,我們要像白項烏一樣,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觀點。
3. 高中生(16-18歲):在備考期間,我們要像白項烏一樣,把知識掌握得非常透徹。
4. 大學生及以上(18歲以上):作為一名職業人士,我們要像白項烏一樣,保持職業道德和職業操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