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休牛散馬
發音(Pronunciation):xiū niú sàn mǎ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放牛散馬,不再努力工作,放縱自己,不思進取。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休牛散馬是由“休”、“牛”、“散”和“馬”四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休”表示停止、休息的意思;“牛”指放牛;“散”指放松、散漫;“馬”指放馬。整個成語的意思是停止放牛和放馬,不再努力工作,放縱自己,不思進取。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批評、警示或自我反省的語境中,用來形容一個人不思進取,懶散放縱,不努力工作的狀態。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相傳,這個成語的故事源于戰國時期的齊國。齊國有一個叫孟嘗君的官員,他在位的時候,因為寵愛妻子,荒廢政務,不思進取,把國家的事情都交給了下屬來處理。有一天,他的下屬們見他不思進取,都放牛散馬,不再努力工作。孟嘗君感到非常慚愧和后悔,于是改變了自己的態度,開始努力工作,治理國家。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四個字的固定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曾是一位有為的青年,可如今卻休牛散馬,一事無成。
2. 不要因為一時的成功而驕傲自滿,否則很容易休牛散馬。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休牛散馬”的四個字分別與停止、放牛、放散、放馬這四個動作關聯起來,形成一個形象的場景,以便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努力、懶散、進取等相關的成語,如“勵精圖治”、“勤能補拙”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休牛散馬,不好好學習,考試成績一直下降。
2. 初中生:我不想休牛散馬,要努力學習,爭取考上理想的高中。
3. 高中生:畢業后,我決不休牛散馬,要努力工作,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