擂搥
成語(Idiom):擂搥
發音(Pronunciation):léi chuí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比喻競爭激烈,爭鋒相對。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擂搥是由“擂”和“搥”兩個字組成的成語。擂指敲擊擊打,搥指用拳頭敲打。擂搥比喻競爭雙方爭鋒相對,力爭勝出。這個成語形象地描繪了激烈的競爭場景。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擂搥常用于形容競爭激烈的場合,特別是指兩個或多個對手爭奪最高榮譽或地位的情況。可以用來形容商業競爭、學術競爭、體育競賽等各種競爭場景。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擂搥這個成語最早出自《史記·項羽本紀》:“項籍聞之,擂其搥而應曰:‘余聞漢王遠,有功于天下,天下莫不服。今擂搥而問,未聞有之。’”這段故事講述了項羽與劉邦的爭霸戰爭,項羽在戰敗之后,劉邦要求他擂搥以示屈服,但項羽卻以天下人都承認劉邦有功于天下為由,拒絕了劉邦的要求。從此,擂搥成為了形容競爭激烈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擂搥是一個動賓結構的成語,其中“擂”是動詞,表示敲擊擊打,“搥”是賓語,表示用拳頭敲打。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兩位選手在比賽中擂搥,為了爭奪冠軍奮力拼搏。
2. 這兩家公司一直在擂搥,爭取市場份額。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擂”和“搥”兩個字形象地聯想到拳擊比賽中選手互相擊打的場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擂搥相關的成語,如“擂臺之上,誰與爭鋒”、“擂鼓之力”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兩只小貓在家里擂搥打架,爭奪食物。
2. 初中生(13-15歲):比賽中,運動員們擂搥拼搏,爭奪冠軍。
3. 高中生(16-18歲):學生們在考試中擂搥,爭奪優秀成績。
4. 大學生及以上(19歲及以上):兩家公司在市場上擂搥,爭奪市場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