庀徒
基本解釋
聚集工匠、役夫。 唐 陳子昂 《窅冥君古墳記銘序》:“庀徒方興,畚鍤攸作。” 宋 曾鞏 《廣德軍重修鼓角樓記》:“揆時庀徒,以畚以筑,以繩以削。”《續資治通鑒·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經始以來,庀徒斯廣,功極彌年,費將巨萬。”
成語(Idiom):庀徒
發音(Pronunciation):pǐ tú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沒有能力或素質的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庀徒由“庀”和“徒”兩個字組成。庀,讀音為pǐ,指沒有能力或素質;徒,讀音為tú,指沒有出息或沒有成就。庀徒合在一起,形容一個人沒有能力或素質,沒有出息或沒有成就。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那些沒有才能、沒有努力、沒有成就的人。可以用來批評那些只會浪費時間,不肯努力學習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庀徒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莊子·逍遙游》一書中。故事講述了莊子和他的學生龐樸的對話。龐樸問莊子:“我非庸才也,不能至于莊子之門,弟子亦非草木之木也,何謂莊子之門?”莊子回答說:“夫莊子之門,不可使人言也,汝無能焉。夫莊子之門,可使人言也,汝無徒焉。庀徒者,天下之所以蔑也。”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庀”和“徒”兩個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一直是個庀徒,從來沒有取得過什么成就。
2. 這個人只會空談,完全是個庀徒。
3. 不努力學習,將來只會成為一個庀徒。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庀徒與“廢物”相聯想,因為庀徒形容的是一個沒有能力或成就的人,與廢物有一定的類似之處。可以通過將這兩個詞聯系在一起,幫助記憶庀徒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庀徒相關的成語,如庸人自擾、庸人自擾、庸人自擾等,可以幫助擴展詞匯量,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從小就不愛學習,將來一定會成為一個庀徒。
2. 初中生:班里有些同學成績一直很差,真是一群庀徒。
3. 高中生:有些同學整天游手好閑,不努力學習,未來注定是庀徒。
希望以上學習指南能夠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記憶“庀徒”這個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