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書
基本解釋
指富有特色、自成一家的著作。《晉書·王接傳》:“ 接 學雖博通,特精《禮》、《傳》,常謂《左氏》辭義贍富,自成一家書,不主為經發。”《梁書·蕭子顯傳》:“又採眾家《后漢》,考正同異,為一家之書。”
成語(Idiom):一家書 (yī jiā shū)
發音(Pronunciation):yī jiā sh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的學識淵博,讀書多。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一家書原指家中的書籍,引申為家庭中的書籍非常豐富。成語“一家書”形容一個人的學識淵博,廣泛涉獵各種知識。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一個人的學問非常廣博,讀書多,知識淵博。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一家書”的故事起源于唐代文學家韓愈的《讓郭巨孺讀書》。故事中,韓愈勸說郭巨孺要多讀書,他說:“讀書的人要像家中的書一樣,要多讀一家書。”這句話后來演變成了成語“一家書”。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謂語+賓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真是一家書啊,什么知識都懂。
2. 這位老師真是一家書,教學經驗非常豐富。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一家書”與一個人家中的書籍豐富多樣的形象聯系起來,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讀書、知識淵博相關的成語,如“學富五車”、“博學多才”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爸爸讀書很多,他真的像一家書一樣。
2. 初中生:老師的知識真是一家書啊,我們都能從他那里學到很多東西。
3. 高中生:學姐的學識真是一家書,她讀過的書比我們多得多。
4. 大學生:他是我們學校的圖書館管理員,他對書的了解就像一家書一樣廣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