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微
基本解釋
見“ 太微 ”。
成語(Idiom):大微
發音(Pronunciation):dà wē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事物微小而重要。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大微是由“大”和“微”兩個詞組成的成語。其中,“大”表示事物的重要性或程度,“微”表示事物的微小或細微之處。兩個詞的組合意味著事物雖然微小,卻具有重要的作用或影響力。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大微常常用來形容事物的微小之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可以用于描述人物的品質、技能或者行為,也可以用于描述事物的細節或關鍵點。此外,大微也可以用來形容某種情況或事件的微妙之處。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大微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禮記·中庸》一書中。書中說:“大人者,與民為一;小人者,與民為仇。故大人處于微,小人處于顯。”這段話中的“大人處于微”就是后來演變為“大微”的成語。它指出了大人在處理事務時注重微小細節的重要性,而小人則忽視微小之處而顯露出來。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成功不僅僅在于大膽的決策,更在于對細節的大微之處的把握。
2. 這個項目的成功關鍵在于團隊成員對于每一個環節的大微之處的精益求精。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大微”想象成一個放大鏡,通過放大鏡可以看到微小的細節,而這些微小的細節卻對整體產生重要的影響。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其他相關的成語,如“大智若愚”、“微乎其微”等,可以幫助拓展對于事物微小之處的理解和運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幼兒園學生:小明在小組活動中雖然不是組長,但他總是能夠發現一些大微之處,幫助團隊取得成功。
2. 小學生:老師說,作文中的大微之處可以讓文章更加生動有趣。
3. 初中生:我覺得學習英語的關鍵在于掌握語法的大微之處。
4. 高中生:學習歷史時,要關注歷史事件中的大微之處,才能真正理解歷史的發展。
5. 大學生:在實驗室研究中,科學家們常常需要關注實驗數據中微小的變化,這些大微之處對于研究結果的準確性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