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含冤莫白
發音(Pronunciation):hán yuān mò bá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遭受冤屈,不能白白受冤。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指受到冤枉或冤屈,不要白白受冤,要為自己辯護或爭取公正。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用于表達受到冤枉或冤屈時,要主動為自己辯護或爭取公正的情境。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此成語出自《漢書·王莽傳》:“王莽既篡,以趙王子卬為王,東走,遇頃、王,殺之。卬往,遇莽,莽使人問卬曰:‘卬何故來?’對曰:‘王殺臣弟親,臣弟親冤而死,臣何故不來也?’莽曰:‘卬何故不讓臣為天子?’卬曰:‘臣愿令王為天子,臣為宰相。’莽曰:‘卬何故不讓臣為天子?’卬曰:‘臣愿令王為天子,臣為宰相。’莽曰:‘卬何故不讓臣為天子?’卬曰:‘冤死,莽欲為天子,臣不讓也。’”故事中的“卬”就是被冤屈的趙王子卬,他在面對王莽時堅決為自己辯護,表達了不愿白白受冤的決心。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賓短語,由“含冤”和“莫白”兩個詞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當你受到冤枉時,一定要含冤莫白,為自己爭取公正。
2. 不要讓自己的冤屈白白受下去,要勇敢地含冤莫白。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含冤莫白”與“含冤不白”進行對比記憶,強調了要為自己辯護或爭取公正,不要白白受冤的意思。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相關的成語,如“冤家路窄”、“冤家對頭”等,了解更多與冤屈相關的詞語。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我被同學冤枉了,老師告訴我要含冤莫白,要為自己辯護。
初中生:老師誤會了我,我要含冤莫白,向他解釋清楚。
高中生:面對冤屈,我要含冤莫白,堅決維護自己的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