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士
成語(Idiom):鼎士
發音(Pronunciation):dǐng sh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有才干、有品德的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鼎士是由“鼎”和“士”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鼎”是古代用來烹煮食物的三足大鍋,象征權力和地位;“士”指有才德的人。鼎士的基本含義是指有才干、有品德的人,是對德才兼備的人的稱贊和褒獎。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鼎士通常用來形容有才德兼備、品德高尚的人,可以用于各種場合,例如贊美優秀的學者、政治家、企業家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鼎士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左傳·宣公十二年》。故事中,齊國大夫孟嘗君有一次在國內選拔人才,他設了一個試題:“用一句話形容齊國的君主,不得用兩個字以上。”當時有一個叫鼎士的人回答:“齊王有德。”這個回答簡潔明了,充分體現了齊王的才德。孟嘗君非常滿意,因此將鼎士推薦給齊王。從此,“鼎士”這個成語就流傳開來,用來形容有德有才的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體部分是“鼎士”,其中“鼎”是名詞,表示權力和地位;“士”是名詞,表示有才德的人。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一位真正的鼎士,不僅有高尚的品德,而且有出色的才干。
2. 這位鼎士在政治、經濟和文化領域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鼎士”這個成語與“有才德的人”這個含義進行聯想,將“鼎”與權力和地位聯系起來,將“士”與有才德的人聯系起來,這樣有助于記憶其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才德有關的成語,如“才子佳人”、“德才兼備”等,來豐富對才德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是班級里的鼎士,不僅成績優秀,而且品德好。
2. 初中生:老師說他是學校的鼎士,因為他在學術和體育方面都很出色。
3. 高中生:他被評為全國的鼎士,因為他在科學研究領域有很大的成就。
4. 大學生:他是公司的鼎士,憑借自己的才能和品德贏得了大家的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