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部
異部(yì bù)
發音:yì bù
基本含義:指異類、不同部分。
詳細解釋:異部是由“異”和“部”兩個字組成的成語。異意為不同、特殊,部意為部分、組成的一部分。異部表示不同的部分或者不同的類別。
使用場景:異部常用于形容不同的部分或者不同的類別之間的關系,強調差異和對比。可以用來描述事物的差異、人物的差異、觀點的差異等。
故事起源:異部最早出現在《漢書·藝文志》中,原文是“異部之書”。在古代,書籍被分為經、史、子、集四部,其中異部指的是不屬于經史子集四部的書籍,即與常規書籍不同的部分。后來,異部逐漸演變成一個成語,用來形容不同的部分或類別。
成語結構:異部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兩個漢字組成,沒有固定的詞序。
例句:
1. 他們的觀點異部,很難達成一致。
2. 這兩個群體之間有很大的異部。
3. 這本書是異部之作,與其他書籍有很大的不同。
記憶技巧:可以通過記憶“異部”這個成語的字面意思,即不同的部分,來幫助記憶其含義。同時,可以結合例句和使用場景來加深記憶。
延伸學習:可以學習其他與“異部”相關的成語,如“異曲同工”、“異口同聲”等,進一步豐富詞匯量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8歲):我和我的朋友在異部學校上學。
2. 初中生(14歲):這個國家的北部和南部的氣候異部。
3. 高中生(17歲):我們班同學的興趣愛好異部,但是大家還是能夠和睦相處。
4. 大學生(20歲):我正在學習異部的學科,希望能夠了解更多不同的領域。
5. 成年人(30歲):工作和家庭是我生活中兩個異部的部分,需要平衡和處理好關系。
【版權聲明】 本文為查字典網站原創文章,版權歸查字典所有。未經許可,禁止轉載、復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內容。違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