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絕
基本解釋
橫流直渡?!?a href="/r_ci_c83f710497f4e1471101140cfcfe7837/" target="_blank">爾雅·釋水》:“正絶流曰亂。” 郭璞 注:“直橫渡也?!?邢昺 疏:“正,直也。謂橫絶其流而直渡名曰亂?!?南朝 宋 謝靈運 《登江中孤嶼》詩:“亂流趨正絶,孤嶼媚中川。”
成語(Idiom):正絕
發音(Pronunciation):zhèng jué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完全絕對,毫不含糊。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正絕是一個由兩個單字組成的成語,其中“正”表示正直、準確,而“絕”表示絕對、完全。合在一起,正絕形容一個人或者一件事情非常準確、完美,毫不含糊。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正絕常用于形容一個人的行為態度非常堅定,沒有絲毫的猶豫或遲疑。也可以用來形容一件事情的結果非常完美,沒有任何瑕疵。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正絕的故事起源于《左傳》中的一段故事。當時,魯國的大司寇管仲被派去調查一個案件,他認真細致地進行了調查,最終得出了正確的結論。管仲的辦案過程非常準確,沒有任何錯誤,因此被人們稱為“正絕”。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兩個單字構成,沒有其他修飾詞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回答非常正絕,沒有給任何人留下疑問。
2. 這場演出的效果正絕,觀眾們贊不絕口。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正絕”與“完美無瑕”聯系起來記憶。正絕形容的是一個人或事物的完美狀態,沒有任何瑕疵。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準確、完美相關的成語,如“一絲不茍”、“精益求精”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作業寫得非常正絕,沒有一個錯別字。
2. 初中生:老師的講解非常正絕,讓我們完全明白了這個問題。
3. 高中生:這篇文章的結構安排得非常正絕,邏輯清晰,條理分明。
4. 大學生:他的演講非常正絕,用詞準確,表達流暢,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