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蟻
基本解釋
大蟻。后為蟻的通稱。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蟲篇》:“ 秦 中多巨黑蟻,好斗,俗呼為馬蟻。” 清 翟灝 《通俗編·禽魚》:“馬蟻是蟻之別種,而今以概呼凡蟻,且益蟲旁為螞字,舉世相承,不知其非矣。” 章炳麟 《新方言·釋言》:“古人於大物輒冠馬字……通言謂大蟻為馬蟻。” 魯迅 《野草·死后》:“大約是一個馬蟻,在我的脊梁上爬著,癢癢的。”
馬螘:螞蟻。 明 周履靖 《群物奇制·禽魚》:“馬螘畏肥皂。”
成語(Idiom):馬蟻 (mǎ yǐ)
發音(Pronunciation):mǎ yǐ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多擁擠,擠得像螞蟻一樣。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馬蟻是由“馬”和“蟻”兩個字組成的成語。馬象征著人多,蟻象征著擁擠。馬蟻形容人多擁擠,擠得像螞蟻一樣。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來形容人群擁擠、擁堵的場景,也可以用來形容人多擁擠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馬蟻”的故事起源于古代寓言故事《黔之馬蟻》。故事講述了一個馬車在路上行駛,馬車旁邊有一個螞蟻窩,螞蟻們看到馬車過來,就紛紛跑到馬車輪子下面,想要看個究竟。結果由于螞蟻太多,導致馬車無法前進,最終被迫停下來。這個故事形象地描述了人多擁擠的場景,成為了后來形容人多擁擠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體詞為“馬蟻”,由兩個名詞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人山人海,熱鬧得像馬蟻一樣。
2. 商場里人群擁擠,擠得像馬蟻一樣。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馬車旁的螞蟻擁擠,無法前進的場景,來記憶“馬蟻”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其他的成語,如“人山人海”、“熱鬧非凡”等與人多擁擠相關的成語。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游樂園里人太多了,像馬蟻一樣,都擠不進去。
2. 初中生:火車站里人群擁擠,像馬蟻一樣,很難買到車票。
3. 高中生:考試結束后,學生們像馬蟻一樣涌出教室,慶祝放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