詆辱
詆辱(dǐ rǔ)
發音(Pronunciation):dǐ rǔ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用言語或行為傷害別人的自尊心,貶低他人的尊嚴和價值。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詆辱是指通過言語、行為或態度對他人進行羞辱、侮辱或貶低,以傷害對方的自尊心和尊嚴。這種行為常常是出于惡意或敵意,是一種不禮貌和不尊重他人的行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詆辱常常出現在爭吵、沖突或爭議的情境中。人們可能會用詆毀、嘲笑、挖苦或惡言相向來傷害對方的感情和尊嚴。在社交媒體上,詆辱也很常見,人們可能會通過評論、回復或私信來進行詆毀。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僖公十九年》中有一則故事,當時的齊國大夫管仲因為自己的坦率直言得罪了齊僖公。齊僖公對管仲說:“你是一個無用之人,你的言語就像是詆毀我一樣。”管仲聽后沉默不語,但后來他通過自己的能力和貢獻贏得了齊僖公的尊重。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詆辱是一個形容詞加動詞的結構,形容詞“詆”表示貶低、污蔑,動詞“辱”表示羞辱、侮辱。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言語詆毀了我的努力和成就。
2. 不要輕易詆毀他人,尊重他人是一種美德。
3. 在爭論中,人們往往會用詆毀對方的方式來爭取勝利。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詆辱”這個詞語與“言語傷害他人自尊心”這個含義進行關聯記憶。可以想象一個人用尖銳的言辭刺傷了別人的心靈,這樣可以幫助記憶詞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詆辱相關的成語,如“惡言相向”、“挖苦諷刺”等,可以幫助加深對詆辱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用詆辱的話語傷害了我的感情。
2. 初中生:別人的詆毀不能動搖我的信心和自尊心。
3. 高中生:在網絡上,人們經常通過詆毀他人來宣泄自己的情緒。
4. 大學生:我們應該用理性的聲音來回應他人的詆毀,而不是用同樣的方式還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