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蜺
基本解釋
亦作“ 白霓 ”。白色的副虹。《楚辭·天問》:“白蜺嬰茀,胡為此堂?” 洪興祖 補注:“蜺,雌虹也。” 宋 楊萬里 《送姜夔堯章謁石湖先生》詩:“釣璜英氣橫白蜺,欬唾珠玉皆新詩。” 明 何景明 《七述》詩:“羽裳翩翻垂白蜺,金支玉節紛葳蕤。” 清 鈕琇 《觚賸·序賦創格》:“於是駕云螭,乘白霓, 王良 為御, 造父 前馳。”
成語(Idiom):白蜺(bái ní)
發音(Pronunciation):bái ní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事物不顧實際、不切實際、不現實。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白蜺中的“白”指沒有任何顏色,沒有實際意義;“蜺”指一種神話傳說中的鳥,形容其不存在于現實中。白蜺成語的含義是指人或事物不切實際,不現實,沒有實際意義。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白蜺一詞常用于形容人的言行不切實際、不現實,或形容事物沒有實際意義的情況。可以用于諷刺、批評、警示等語境中。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莊子·知北游》中有一則寓言故事,講述了一個人夢見自己變成了白蜺,飛向南方。他在南方看到了美麗的景色,但最終還是醒來回到了現實。這個故事告訴人們不要追求不切實際的東西,要腳踏實地面對現實。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計劃太白蜺了,根本無法實現。
2. 這個人總是想著做大事,可惜都是白蜺一場。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白”和“蜺”兩個字形象地聯系起來進行記憶。想象一個沒有顏色的蜺鳥,形成一個不切實際、不現實的形象。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其他類似含義的成語,如“空中樓閣”、“緣木求魚”等,加深對不切實際、不現實的概念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夢想太白蜺了,沒有實際行動。
2. 初中生:不切實際的幻想只會讓我們白蜺一場。
3. 高中生:在追求夢想的道路上,我們要避免陷入白蜺的陷阱。
4. 大學生:不要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白蜺的計劃上,要腳踏實地去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