桀跖
成語(Idiom):桀跖(jié zhé)
發(fā)音(Pronunciation):jié zhé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心胸狹隘,傲慢無禮的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桀和跖是兩個歷史上的暴君,桀是夏朝的最后一位暴君,跖是商朝的暴君。成語“桀跖”形容人的行為傲慢無禮,心胸狹隘,不顧他人感受,只顧自己的私利。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來形容那些傲慢自大、不顧他人感受的人,或者形容某些行為過分自私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桀跖”源自《左傳·昭公二十六年》:“桀跖之心,足以亡身。”這句話出自《左傳》,原文是說“桀跖之心”足以使人自取滅亡。后來,人們將“桀跖”引申為形容傲慢自大、心胸狹隘的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成語“桀跖”由兩個字組成,分別是“桀”和“跖”。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真是個桀跖,從不把別人的感受放在心上。
2. 這個領導桀跖得不得了,根本不聽別人的意見。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lián)想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高傲地站在桀和跖兩個字上面,表示他心胸狹隘,傲慢無禮。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相關的成語和詞語,例如“狂妄自大”、“自以為是”等,以擴大詞匯量和語言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是個桀跖,總是欺負我們。
2. 初中生:他桀跖得不得了,老是看不起別人。
3. 高中生:這個人桀跖得令人發(fā)指,完全不把別人的感受放在心上。
4. 大學生:他是個桀跖,總是為了自己的利益不擇手段。
5. 成年人:這個領導桀跖得很,完全不聽別人的意見,自以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