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激
成語(Idiom):挑激
發音(Pronunciation):tiāo j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激怒、挑逗別人,引起沖突或爭斗。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挑激是指故意激怒、挑逗別人,以引起沖突或爭斗。這個成語形象地比喻人們通過言語或行為刺激他人,使對方產生憤怒或不滿,從而引發矛盾或沖突。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挑激這個成語常常用于描述人們在爭吵、辯論或爭斗的過程中故意激怒對方的行為。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可以用挑激來形容某些人故意制造矛盾或引發爭端的行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挑激這個成語的具體故事起源目前尚無確切記載。但從成語的字面意思來看,它可能源于古代軍事戰斗中的一種戰術。在戰爭中,有時敵方會利用挑逗、激怒對方的手段,以引誘對方主動進攻或犯錯,從而獲得戰術上的優勢。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挑激是一個動賓短語,由動詞“挑”和動賓關系的名詞“激”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故意挑激我,想讓我失去理智。
2. 不要被別人的挑激所影響,保持冷靜是最重要的。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以下方式記憶挑激這個成語:
將挑激這個成語的含義與“故意激怒、挑逗別人”聯系起來,想象一個人故意用挑逗的話語或行為來激怒對方,引發沖突或爭斗的場景。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挑激這個成語感興趣,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的成語和詞語,如“挑撥離間”、“激化矛盾”等,以擴展你的詞匯量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他們之間的爭吵是因為一個同學故意挑激另一個同學。
2. 初中生(13-15歲):她的言辭挑激了他,導致他們之間的關系變得緊張。
3. 高中生(16-18歲):在辯論比賽中,選手們常常使用挑激的言辭來爭取更多的觀眾支持。
4. 大學生及以上(19歲及以上):他的評論挑激了很多人,引發了一場激烈的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