劈山
成語(Idiom):劈山
發音(Pronunciation):pī shā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能夠輕易地劈開山峰,形容力量強大,無所不能。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劈山成語源自中國古代傳說,傳說中有一位名叫愚公的老人,他想要修建一條道路,但道路的前方有座高山擋住了去路。愚公決定用斧頭劈開山峰,經過幾十年的努力,最終劈開了山峰,完成了修路的愿望。因此,劈山成語形容力量強大,能夠克服困難,達到目標。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劈山成語常用于形容某人或某事具有強大的力量、勇氣和毅力,能夠戰勝困難,取得成功。可以用于贊美英雄人物、鼓勵他人努力奮斗、形容艱巨的任務等情境。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劈山成語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傳說故事《愚公移山》。故事中的愚公為了修建一條道路,毅然決然地劈開了山峰,最終達到了目標。這個故事傳承至今,成為表達堅持不懈、克服困難的象征。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劈山成語由兩個漢字組成,分別是“劈”和“山”。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一直堅持不懈地劈山,最終成功地實現了自己的夢想。
2. 她的毅力和勇氣就像劈山一樣,能夠戰勝一切困難。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劈山成語與愚公移山的故事聯系起來,形象地想象愚公劈山的場景,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和用法。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古代的傳說故事《愚公移山》,了解其中的哲理和寓意。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要像愚公一樣劈山,實現我的夢想。
2. 初中生:他的毅力就像劈山一樣,能夠克服一切困難。
3. 高中生:只有劈山的決心和毅力,才能夠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中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