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裨
基本解釋
無補,無助。 清 李漁 《閑情偶寄·詞曲上·結構》:“生平所著之書,雖無裨於人心世道,若只論等身,幾與 曹交 食粟之軀,等其高下。” 魯迅 《集外集拾遺補編·慶祝滬寧克復的那一邊》:“后方的呻吟與高興固然大不相同,然而無裨于事是一樣的。”
英文翻譯
1.be of no avail; be of no help
成語(Idiom):無裨(wú bǐ)
發音(Pronunciation):wú bǐ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沒有裨益,沒有好處。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指某種行為或事物對于達到目標或解決問題沒有任何益處或幫助。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某種行為或事物的無用或無效果。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無裨一詞最早出自《左傳·僖公十一年》。當時,齊國的公子光被困在齊國的國境之外,無法回到齊國。他希望通過剃發改名,冒充齊國的使者,以此獲得幫助。然而,他的計劃被人識破,最終沒有得到任何幫助,只是白白浪費了時間和精力。這個故事形成了成語“無裨”。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無裨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四字成語,其中“無”是形容詞,意為沒有;“裨”是名詞,意為裨益、好處。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做這件事對我們的計劃沒有任何無裨。
2. 他的建議聽起來很合理,但實際上卻無裨于解決問題。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無裨”拆分為“無”和“裨”兩個部分,然后聯想“無”表示沒有,而“裨”可以聯想為獲得裨益、好處。通過聯想記憶,幫助記憶該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無裨相似含義的成語,例如“無濟于事”、“無補于事”等,以豐富詞匯儲備。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8歲):我告訴老師我家里沒有電腦,但對我的作業沒有無裨。
2. 初中生(14歲):我覺得玩手機對我學習沒有無裨,所以我決定減少使用手機的時間。
3. 高中生(17歲):他的建議聽起來很有道理,但我認為對我們的問題沒有無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