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鑿
基本解釋
指耳、目等六孔。《莊子·外物》:“心無天游,則六鑿相攘。” 成玄英 疏:“鑿,孔也。” 清 曹寅 《夜飲和培山眼鏡歌》:“人生六鑿宜藏用,五官首出司明重。”一說,猶六情。喜、怒、哀、樂、愛、惡。 陸德明 釋文引 司馬彪 曰:“謂六情攘奪”。
成語(Idiom):六鑿
發音(Pronunciation):liù zá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用六次錘擊,比喻經過多次努力才能達到目的。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六鑿是一個由兩個成語組成的復合成語,分別是“六”和“鑿”。其中,“六”表示六次,表示次數的概念;“鑿”表示用鑿子敲打,表示努力的行動。六次鑿打的過程象征著經過多次努力才能達到目的。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需要經過多次努力或嘗試才能成功的事情。比如,學習一門新的技能、攻克一道難題、實現一個復雜的計劃等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六鑿”成語的具體故事起源尚不詳細。它可能是源于古代建筑工程中的實際經驗,表達了完成一項艱巨任務需要多次努力的道理。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六鑿是一個由形容詞和動詞組成的復合成語,形容詞“六”表示次數,動詞“鑿”表示努力的行動。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通過六鑿終于攻克了這個難題。
2. 這個項目需要經過六鑿才能成功。
3. 只有經過六鑿,我們才能達到預定的目標。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六鑿”與“六次錘擊”進行聯想,想象一個人在努力敲打一個堅硬的物體,需要經過六次錘擊才能打破,從而記憶該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類似的成語,如“十拿九穩”、“百折不撓”等,加深對努力和堅持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經過六鑿終于學會了游泳。
2. 初中生(13-15歲):只有經過六鑿,我們才能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
3. 高中生(16-18歲):我決定經過六鑿,一定要考上理想的大學。
4. 大學生(19-22歲):只有經過六鑿,我們才能找到一份滿意的工作。
5. 成人(23歲及以上):只有經過六鑿,我們才能實現人生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