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課
基本解釋
◎ 功課 gōngkè
(1) [schoolwork;lesson;study]∶學生的課業
(2) [homework]∶家庭作業
做功課
近義詞
英文翻譯
1.schoolwork; school lesson; lessons; task; homework
詳細解釋
(1).古代對屬下工作成績的考核。《韓非子·八經》:“有道之主聽言,督其用,課其功,功課而賞罰生焉,故無用之辯不留朝。”《漢書·薛宣傳》:“ 宣 考績功課,簡在兩府,不敢過稱以奸欺誣之罪。” 唐 白居易 《張元夫可禮部員外郎制》:“雖文才秀出,功課高等者,滿歲而授,猶曰美遷。”
(2).佛教語。指每日按時誦經念佛等事。 唐 慧能 《壇經·機緣品》:“汝若但勞勞執念以為功課者,何異犛牛愛尾!” 唐 寒山 《詩》之二七六:“終是禮道場,持經置功課。”
(3).借指每日必做的事情。 元 張養浩 《山坡羊》曲:“向巖阿,且婆娑,琴書筆硯為功課。” 葉圣陶 《病夫》:“現在他要上這級數極多的轉折扶梯,更是艱難的功課。”
(4).指按規定程序所做的事。《紅樓夢》第八十回:“吉時已到,請 寶玉 出去奠酒,焚化錢糧,散福。功課完畢, 寶玉 方進城。”
(5).學生按照規定學習的課業。 元 白樸 《墻頭馬上》第三折:“老夫心中悶倦,后花園內走一遭去,看孩兒做下的功課咱。” 元 狄君厚 《火燒介子推》第三折:“ 介林 於府學中攻書,已經半年之間,不知你做甚功課里。” 丁玲 《團聚》:“她進了學校,功課最好,人人夸她,她很會交際。”
成語(Idiom):功課
發音(Pronunciation):gōng kè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學習或工作上的任務、學習內容或學業。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功課是一個漢語成語,由“功”和“課”兩個字組成。其中,“功”指努力、付出的勞動;“課”指學習的內容或任務。合起來表示學習或工作上的任務、學習內容或學業。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功課常用于形容學生的學習任務,也可用于形容工作中的任務。它可以用來指代學習的內容、學習的進度、學習的質量等方面。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功課的起源故事有很多版本。其中一種版本是源于古代的教育制度,學生需要通過課程考試來評估他們的學習成果。這個成語就是用來形容學生完成學習任務的。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功課是一個雙音節的成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我今天有很多功課要完成。
2. 這門課的功課很多,需要認真學習。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以下方式記憶功課這個成語:
1. 將“功”和“課”兩個字分別與努力和學習聯系起來,形成聯想。
2. 可以將功課與學生在課堂上完成作業的場景聯系起來,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功課的起源和使用還想了解更多,可以參考相關的歷史資料和語言學習資料。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每天晚上都要做功課。
2. 初中生:老師布置了很多功課,我需要加油完成。
3. 高中生:功課很多,我要制定合理的學習計劃。
4. 大學生:我要抓緊時間做好功課,以便更好地掌握知識。
5. 研究生:我的研究生課程很有挑戰性,需要認真對待每一門功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