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獅市
基本解釋
在福建省南部,濱臨臺灣海峽。清初以鳳里庵前石獅子為名。1987年設市。著名僑鄉。人口2861萬(1995年)。為福建省新興城市。商業發達,以服裝和小商品市場最盛。名勝古跡有鳳里庵、姑嫂塔等。
成語(Idiom):石獅市(shí shī shì)
發音(Pronunciation):shí shī sh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口眾多,熱鬧非凡的地方。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石獅市是福建省石獅市的簡稱,石獅市是中國著名的石雕之鄉,以制作石獅子而聞名,因此成為了一個熱鬧繁華的地方。石獅市成語形容一個地方人口眾多,熱鬧非凡,充滿活力。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多、熱鬧的場合,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地方繁華、熱鬧的景象。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石獅市成語的起源與福建省石獅市的名聲有關。石獅市以制作石獅子而聞名,石獅子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它代表著祥瑞和吉祥。因此,石獅市成語形象地描述了石獅市的熱鬧和繁華。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狀語+謂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地方真是個石獅市,人山人海,熱鬧非凡。
2. 春節期間,街上熱鬧得像個石獅市,人們都在購物和歡慶。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福建省石獅市的石獅子和熱鬧的場景,來記住石獅市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更多關于福建省石獅市的文化和特色,以及中國傳統文化中與石獅子相關的知識。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家附近的農貿市場每天都像個石獅市,特別熱鬧。
2. 初中生(13-15歲):放假期間,我們去了福建的石獅市,人山人海,真是熱鬧極了。
3. 高中生(16-18歲):這個城市的夜市真是個石獅市,人潮涌動,熱鬧非凡。
4. 大學生及以上(18歲以上):在中國的一些節日,一些城市的市中心就像個石獅市,人們都在購物和慶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