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泥
基本解釋
◎ 印泥 yìnní
[ink paste used for seals] 蓋圖章用的紅色油質顏料
近義詞
英文翻譯
1.red ink paste used for seals; inkpad
詳細解釋
(1).在封泥上蓋章。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物色》:“故巧言切狀,如印之印泥,不加雕削,而曲寫毫芥。” 明 陶宗儀 《輟耕錄·印章制度》:“ 趙彥衛 云:古印文作白文,蓋用以印泥。” 俞樾 《茶香室三鈔·印文陰陽之別》引 明 顧大韶 《炳燭齋隨筆》:“古人之印章,以印泥故,凸起處其印文反凹,而凹陷處其印文反凸。”
(2).蓋圖章用的印料。多是紅色,一般用朱砂、艾絨、蓖麻油混合制成。
成語(Idiom):印泥(yìn ní)
發音(Pronunciation):yìn ní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用印章印刷的泥漿,比喻留下明顯的痕跡或印記。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印泥是指用于印章的墨泥,一般由朱砂和黏合劑混合而成。成語“印泥”比喻留下明顯的痕跡或印記,通常用來形容某種行為或事件的結果顯而易見。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某種行為或事件的結果十分明顯,無法掩蓋或否認的情況。例如,某人的行為不端,留下了明顯的痕跡,可以說他的行為像是印泥一樣不容掩蓋。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成語“印泥”的具體故事起源尚無確切記載,但可以推測與古代使用印章的文化有關。印章是中國古代官員、貴族和商人常用的一種文化工具,用以標識身份和權威。印泥作為印章的必備物品,用來印刷印章的痕跡。因此,人們將“印泥”比喻為留下明顯痕跡的事物,形成了這個成語的含義。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謊言像印泥一樣無法掩蓋。
2. 這個事故的后果就像印泥一樣明顯。
3. 她的錯誤行為留下了印泥般的痕跡。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印泥”與印章聯系起來,想象使用印章印刷時,印泥留下的明顯痕跡,以幫助記憶該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印章相關的成語,例如“印證”、“印鑒”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不小心打翻了墨水,地上留下了一灘印泥。
2. 初中生:他的作弊行為被老師發現了,留下了印泥般的證據。
3. 高中生:他的錯誤行為已經被大家看到了,留下了印泥一樣的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