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詞語解釋
yī bǐ gōu duàn ㄧ ㄅㄧˇ ㄍㄡ ㄉㄨㄢˋ一筆勾斷(一筆勾斷)
同“ 一筆勾 ”。 宋 陳亮 《與吳益恭書》:“此事今已一筆勾斷云云。”《三國志平話》卷下:“倘我入朝, 曹公 仁德,則一筆勾斷;倘若不仁,就死於帝都。”
成語詞典已有該詞條:一筆勾斷
成語(Idiom):一筆勾斷
發音(Pronunciation):yī bǐ gōu duà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一筆勾畫,斷絕關系或中斷某種聯系。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這個成語源自于古代的寫字方式。古人在寫字時,常使用毛筆,而“一筆勾斷”就是指在書寫時,以一筆勾畫的方式斷開某個字或詞的一部分,用來表示斷絕關系或中斷聯系。這個成語常用來形容關系破裂或中斷,也可以用來形容事物的突然中斷或終止。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可以用于描述人際關系、友誼、合作關系等的破裂或中斷。也可以用來形容計劃、項目、交流等的突然中斷或終止。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說,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明代文學家馮夢龍的《喻世明言》中的一則故事中。故事講述了一個叫做楊令公的人,他與一個叫做楊令妃的女子有著親密的關系。有一天,楊令公因為一些誤會而對楊令妃產生了疑慮,于是他在寫信時故意用一筆勾斷了他們名字的一部分。這個舉動讓楊令妃感到非常傷心,從此二人的關系也就此中斷了。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 + 一筆勾斷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們之間的友誼因為一次誤會而一筆勾斷了。
2. 這個項目因為資金問題而一筆勾斷了。
3. 他們的合作關系因為意見不合而一筆勾斷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一筆勾斷”與斷裂的圖像聯系起來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一根線被一筆勾斷,表示兩者之間的聯系被斷開,從而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關系、中斷等相關的成語,如“斷交”、“切割”、“分道揚鑣”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7歲):我和我的朋友因為一次爭吵而一筆勾斷了。
2. 初中生(14歲):他們之間的合作關系因為利益分歧而一筆勾斷了。
3. 高中生(17歲):我們曾經是好朋友,但是因為一次背叛,我們的友誼一筆勾斷了。
4. 大學生(20歲):我的夢想因為家庭的壓力而一筆勾斷了。
5. 成年人(30歲):他們的合作項目因為經濟危機而一筆勾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