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槎
基本解釋
樹木上歧出的節。 柳青 《創業史》第一部第二二章:“ 有萬 干勁十足地揮舞著斧頭,把帶著銀灰色樹皮的楊木椽,砍成一般長……為了好看一點,他把大節槎也砍掉了。”
成語(Idiom):節槎(jié chá)
發音(Pronunciation):jié chá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節約使用木材或其他資源,避免浪費。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節槎是一個古代的木工詞語,槎指的是木材,節指的是節約。節槎這個成語形象地比喻節約使用資源,避免浪費。它強調了珍惜資源、節儉節約的重要性。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節槎這個成語常常用于教育人們節約使用資源的重要性,可以在教育、環保、經濟等方面的討論中使用。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節槎這個成語最早出自《史記·卷三十一·齊太公世家》:“太公曰:‘余聞之,天地之數,不以多寡為貴,節槎而已矣。’”這句話出自齊國太公的言論,他強調了節約使用資源的重要性。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節槎是一個由兩個單獨的詞語組成的成語,節和槎,沒有固定的詞序。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我們應該珍惜每一滴水,節槎用水。
2. 在家庭生活中,我們要做到節槎用電,避免浪費。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用“節約”和“木材”來記憶這個成語。節約就是節槎,木材是槎的意思。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節約使用資源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實踐節槎。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要節槎用紙,不亂丟棄。
2. 初中生:我們應該節槎用水,保護水資源。
3. 高中生:節槎使用電子設備,降低能源消耗。
4. 大學生:在大學宿舍里,我們要節槎用電,提高能源利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