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窮寇勿追
發音(Pronunciation):qióng kòu wù zhu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不要追擊窮困的敵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窮寇勿追是一個告誡人們不要追擊已經處于困境的敵人的成語。它是從《史記·蘇秦列傳》中的一段故事演化而來。故事中,蘇秦是一個有才華的外交家,他在戰國時期勸說六國聯合起來對抗強大的秦國。然而,當他在楚國失敗后,被追擊時,他逃到了秦國。秦國的人民看到蘇秦已經窮困潦倒,但仍然不愿意放過他,于是蘇秦寫下了“窮寇勿追”這四個字,以表達自己的無辜和求饒之意。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窮寇勿追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不要追擊已經落魄的敵人,也可以用來勸誡人們不要再傷害已經受到懲罰的人。在日常生活中,你可以使用這個成語來告誡他人不要再對已經失敗的人進行進一步的打擊,也可以用來提醒自己在面對失敗或困境時不要過于殘酷。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窮寇勿追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史記·蘇秦列傳》中的一段故事。蘇秦作為一名外交家,在戰國時期勸說六國聯合起來對抗秦國。然而,他的勸說不被接受,最終導致他的失敗。在逃亡過程中,他被追擊到了秦國。秦人民看到他已經窮困潦倒,卻仍然不愿意放過他。蘇秦為了保命,寫下了“窮寇勿追”四個字,表達了自己的無辜和求饒之意。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窮寇勿追是一個四字成語,結構簡單明了。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商業競爭中,我們應該明智地選擇不追擊窮困的競爭對手。
2. 他已經失去了一切,我們沒有必要再追擊窮寇。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你可以通過將“窮寇勿追”這個成語與蘇秦的故事聯系起來記憶。想象蘇秦在逃亡中被追擊,最后寫下這四個字來求饒的場景,將有助于你記住這個成語的含義和起源。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你可以進一步學習蘇秦的故事,了解他作為一名外交家的貢獻和他在戰國時期的影響。同時,你也可以學習其他類似的成語,例如“斬草除根”、“一刀兩斷”等,以擴展你的漢語詞匯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告訴我們不要欺負窮困的同學,要學會“窮寇勿追”。
2. 初中生:在競賽中,我們應該以公平的態度對待窮困的對手,不要“窮寇勿追”。
3. 高中生:面對失敗的敵人,我們應該寬容一些,不要再“窮寇勿追”。
4. 大學生:作為成年人,我們應該懂得不要對已經受到懲罰的人再進行進一步的傷害,要學會“窮寇勿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