鵲填河
成語(Idiom):鵲填河
發音(Pronunciation):què tián hé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力量微小,無法改變大局。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鵲填河的字面意思是指鵲鳥要填滿整個河流,但鵲鳥力量微小,根本無法完成這個任務。因此,這個成語用來比喻力量微小,無法改變大局的情況。它常常用來形容個人或者團體在面對巨大力量時無能為力,無法改變局勢。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鵲填河這個成語常常用來形容個人或團體無力改變大環境、大局勢的情況。比如,當一個小企業想要對抗一個大型跨國公司時,我們可以說小企業就像鵲填河一樣,力量微小,無法改變大局。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莊子·齊物論》中有一則寓言故事,講述了一個小鵲想要把滔滔江水填滿整個河床,但力量微小的它無法完成這個任務。這個故事后來被人們引申為成語“鵲填河”。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鵲填河是一個動賓結構的成語,由“鵲”作為主語,表示力量微小的一方,而“填河”則表示無法完成的任務。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小組想要改變整個公司的決策,簡直就是鵲填河。
2. 一個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他只能像鵲填河一樣,無法改變整個社會的現狀。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鵲填河”這個成語與鵲鳥的形象聯系起來,想象一只小小的鵲鳥試圖填滿整個河流,但無法完成這個任務。這個形象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你可以進一步學習與“鵲填河”相關的成語,如“力不從心”、“力不勝任”等,這些成語都可以用來形容力量微小,無法改變大局的情況。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覺得鵲填河就像小貓想要把大象嚇跑一樣,根本不可能實現。
2. 初中生:他們班級想要改變學校的規定,但只是鵲填河,沒有任何作用。
3. 高中生:我們這個社團想要改變學校的招生政策,但在大學校長面前,我們只是鵲填河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