啰唆
成語(Idiom):啰唆(luō suō)
發音(Pronunciation):luō suō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說話或做事過多、過細,缺乏簡潔明了。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啰唆是一個形容詞,用來形容人說話或做事過多、過細,缺乏簡潔明了的特點。形容一個人啰唆意味著他喜歡羅列細節、廢話連篇,給人一種瑣碎、煩人的感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啰唆一詞常常用于形容那些喜歡嘮叨、啰嗦的人,也可以用來形容某些事情的表達方式冗長、復雜,缺乏簡潔明了的特點。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用啰唆來形容那些喜歡反復強調、重復講述同一件事情的人,或者形容某些講話方式啰嗦冗長的場景。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啰唆最早出自中國古代的《莊子·天運篇》,其中寫到:“彼何人哉?其狀不可以言傳,其德全而不可以名守,其行無可見始,無可告終,其所以成德者,恐其所以敗德也。故曰:‘啰唆’。”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啰唆的人往往喜歡用言語來強調自己的行為和品德,但實際上他們的言辭并不能真正體現他們的品德,反而可能會導致品德的敗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啰唆是一個形容詞,由“啰”和“唆”兩個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總是啰唆個不停,讓人聽了都煩。
2. 這個問題很簡單,不需要啰唆那么多。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啰唆這個詞語。可以想象一個人站在講臺上,嘴巴張得很大,不停地說話,像是在嘮叨。這個形象可以幫助我們記住啰唆這個詞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想進一步學習成語,你可以學習其他形容人說話或做事的成語,例如“羅嗦”、“絮絮叨叨”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我們上課時間太長了,你能不能不要那么啰唆?
2. 初中生:我媽媽總是對我啰唆,說我應該多注意學習。
3. 高中生:我真討厭那些啰唆的人,每次都要說個不停。
4. 大學生:我和室友相處得很好,他從不啰唆,很懂得照顧別人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