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險
基本解釋
[釋義]
(名)天然的險要地方。
[構成]
偏正式:天(險
[例句]
長江是一道天險。(作賓語)
[同音]
天顯
英文翻譯
1.natural barrier; natural defence
詳細解釋
◎ 天險 tiānxiǎn
[natural barrier] 天然地勢險峻的所在
(1).謂天勢高險。《易·坎》:“天險,不可升也;地險,山川丘陵也。” 孔穎達 疏:“言天之為險,懸邈高遠,不可升上。”
(2).地勢高險之處;天然險要之地。《后漢書·孔融傳》:“前以露 袁術 之罪,今復下 劉表 之事,是使跛牂欲闚高岸,天險可得而登也。”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洛水》:“ 洛水 又東逕 一合塢 南,城在川北原上,高二十丈。南北東三箱,天險峭絶,惟筑西面即為固。 一合 之名,起於是矣。”《魏書·崔浩傳》:“ 函谷關 號曰天險。一人荷戈,萬夫不得進。” 宋 葉適 《故禮部尚書黃公墓志銘》:“ 劍閣 天險, 漢中 、 興勢 蔽遮於外,昔人守 蜀 之常也。”《明史·李禎傳》:“幸層巖疊嶂,屹然天險,如 鎮虜堡 為 漳臘 門戶, 虹橋關 為 松城 咽喉。” 吳組緗 《山洪》二七:“因為西邊山嶺綿亙高峻,成為阻斷敵人、保障本境的天險。”
成語(Idiom):天險
發音(Pronunciation):tiān xiǎ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非常險惡的地方或情勢,形容極其危險的局面。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天險是由“天”和“險”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天”指的是自然界的天空,而“險”則表示危險。天險一詞形容的是地理上的險要之處,也可以引申為比喻人事上的險惡局勢。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天險一詞常用于形容極其危險的地方或情勢,可以用來形容戰爭、比賽、考試等各種局面。也可以用來形容困境、危機等困擾個人或團體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天險的故事起源較為模糊,但與地理環境和歷史事件有關。中國地域遼闊,地勢復雜,許多地方都有險要之地,如天險山、天險峽等。中國歷史上也曾發生過許多重大戰役和決戰,其中有些戰斗發生在天險之中,因此天險成為了形容險惡的局勢的代名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天險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場比賽對我們來說是一場天險,但我們會全力以赴。
2. 面對生活中的天險,我們要堅持勇往直前,不畏艱險。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與天空和危險相關的形象進行聯想記憶。想象在天空中有一個非常險惡的地方,需要謹慎前行,才能安全通過。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天險相關的成語,如“萬劫不復”、“萬念俱灰”等,以豐富詞匯量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在森林里有一個天險,我們要小心通過。
2. 初中生:考試對我來說是一個天險,需要努力備考。
3. 高中生:面對升學的競爭,我們要勇敢面對天險,追求夢想。
4. 大學生:創業是一個充滿天險的過程,需要勇氣和智慧。
5. 成年人:工作中會遇到各種天險,我們要勇敢面對挑戰,不畏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