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梗
基本解釋
泥塑偶像。亦以喻輕賤無用。《戰國策·趙策一》:“夜半,土梗與木梗鬭。”《莊子·田子方》:“吾所學者,直土梗耳。” 成玄英 疏:“自覺所學,土人而已,逢雨則壞,并非其物。”《文選·劉孝標<廣絕交論>》:“視若游塵,遇同土梗。” 李善 注:“游塵土梗,喻輕賤也。” 唐 杜甫 《雷》詩:“真龍竟寂寞,土梗空俯僂。” 宋 葉適 《<徐斯遠文集>序》:“視榮利如土梗,以文達志,為后生法。” 清 戴名世 《與弟書》:“五經二十一史,今之視為土梗,而天下幾無讀書者矣。”
英文翻譯
1.balk; baulk
成語(Idiom):土梗(tǔ gěng)
發音(Pronunciation):tǔ gě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沒有修飾過的、樸實無華的風格或風格的人或事物。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土梗一詞源于方言,最早的出處可以追溯到上世紀90年代。它是由“土”和“梗”兩個詞組成的,其中,“土”是指鄉村、農村的意思,而“梗”則是指秧苗、樹苗的莖。將這兩個詞結合起來,就形成了“土梗”這個成語。它用來形容那些沒有經過修飾、樸實無華的風格或風格的人或事物。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常常用來形容那些沒有經過修飾、樸實無華的人或事物。比如,當一個人的穿著打扮非常樸素,沒有任何花哨的裝飾時,我們可以說他是個“土梗”;當一個作品的風格非常樸實,沒有過多的修飾和華麗的裝飾時,我們也可以說它是“土梗”的。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土梗”的起源并沒有一個明確的故事。它最早出現在網絡上,隨后逐漸流行起來。由于其形象生動、易于理解,因此很快就被人們廣泛使用。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成語“土梗”由兩個漢字組成,沒有特定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穿著打扮很“土梗”,一點都不講究。
2. 這部電影的風格非常“土梗”,沒有任何華麗的特效。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記憶成語“土梗”的方法可以是聯想法。可以想象一個農村的田地里有一棵秧苗,它的莖非常樸實無華,沒有任何修飾。這樣的形象可以幫助記住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
1. 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形容樸實無華的成語,如“土鱉”、“土氣”等。
2. 可以學習相關的詞語,如“土味”、“土豪”等,了解它們的含義和用法。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的朋友穿得很“土梗”,但是他人很好。
2. 初中生:他的寫作風格很“土梗”,但是內容很真實。
3. 高中生:這部電影的劇情很“土梗”,但是卻讓人感到溫暖和親切。
4. 大學生:他的藝術作品風格非常“土梗”,但是卻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