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涎
成語(Idiom):漫涎(màn xián)
發音(Pronunciation):màn xiá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嘴唇濕潤,唾液不斷流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漫涎是由“漫”和“涎”兩個字組成。漫指流淌不止,涎指口水。漫涎形容嘴唇濕潤,唾液不斷流出,多用于形容口水多或說話時口齒不清的情況。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漫涎多用于形容兒童或老人口水多的情況,也可以用來形容人說話含糊不清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戰國策·趙策一》中有一則故事。趙策說:“智者不為人所知,口為人所喜。”這句話的意思是聰明人不會讓別人知道自己的智慧,而是用自己的口才來討人喜歡。后來,人們將這句話改成了“智者不漫涎,口為人所喜”,意思是聰明人不會流口水,而是用自己的口才來贏得別人的喜愛。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漫涎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形容詞“漫”和名詞“涎”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孩子嘴唇漫涎,一直需要擦嘴巴。
2. 老人年紀大了,經常漫涎,需要兒女的照顧。
3. 他說話含糊不清,像是漫涎一樣。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漫涎”聯想為嘴唇濕潤,唾液不斷流出的情景,通過形象化的記憶方式來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漫涎”相關的成語,如“涎唾交流”、“唾手可得”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打籃球打得太累了,嘴巴都漫涎了。
2. 初中生:他說話含糊不清,像是漫涎一樣,我們都聽不懂他在說什么。
3. 高中生:老師上課時,有些同學就會不由自主地漫涎,這樣很不禮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