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陀姓(tuó xìng)
發音(Pronunciation):tuó xì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行為猥褻、下流,沒有廉恥的意思。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陀姓源自佛教經典《法華經》,其中有一位名叫陀羅尼的妖女,她以猥褻、下流的行為而臭名昭著。因此,“陀姓”成語用來形容人的行為猥褻、下流,毫無廉恥之意。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在生活中,可以用來形容那些言行舉止不端正、沒有廉恥心的人。也可以用來批評那些做出不道德行為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法華經》中記載,陀羅尼妖女是一個極其邪惡的存在,她以猥褻、下流的行為來引誘人們迷失自己的道德底線。因為她的邪惡行為,佛陀決定驅逐她,從此她成為了人們討厭的象征。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言行舉止真是陀姓,完全沒有廉恥之心。
2. 這個人以前一直被人們尊敬,但最近他的陀姓行為讓大家大失所望。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成“陀螺”,螺旋旋轉的陀螺會讓人感到暈眩,而“陀姓”這個成語也是指讓人感到惡心、不舒服的行為。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關于佛教經典《法華經》中的故事,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陀姓”這個成語的含義。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陀姓行為讓我覺得很惡心。
2. 初中生:我不喜歡和那個陀姓的同學一起玩。
3. 高中生:他的陀姓行為真是讓人無法容忍。
4. 大學生:這個社會上還有太多陀姓的人存在。
5. 成年人:我真希望能夠遠離那些陀姓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