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國
基本解釋
◎ 開國 kāiguó
[found a state] 創建國家
開國元勛
近義詞
英文翻譯
1.found a state
詳細解釋
(1).古代指建立諸侯國。《后漢書·李固傳》:“至於裂土開國,實乖舊典。”參見“ 開國承家 ”。
(2).泛指建立新的國家。 晉 左思 《魏都賦》:“而是 有魏 開國之日,締構之初,萬邑譬焉,亦獨 犫麋 之與 子都 ,培塿之與 方壺 也。” 唐 李白 《蜀道難》詩:“ 蠶叢 及 魚鳧 ,開國何茫然。” 清 嚴有禧 《漱華隨筆·詆毀程朱》:“﹝ 謝濟世 ﹞且詆毀 考亭 云: 明太祖 與之同姓,故開國時令天下遵用其註等語。” 徐遲 《火中的鳳凰》十三:“九月三十日的夜晚,人民政協閉幕后,他參加了開國大典前夕的大宴。”
(3). 晉 以后在五等封爵前所加的稱號。 南朝 齊 王儉 《褚淵碑文》:“封 雩都縣 開國伯,食邑五百戶。” 南朝 梁 任昉 《齊竟陵文宣王行狀》:“封 聞喜縣 開國公,食邑千戶。” 宋 高承 《事物紀原·官爵封建·開國》:“ 晉 令始有開國之稱,故五等皆郡縣開國。 陳 亦有開國郡公、縣侯伯子男,侯已降,無郡封。由 唐 迄今,因而不改。”
(4).指建國時期。 清 魏源 《圣武記》卷十一:“故前代之兵莫少於開國,亦皆莫強於開國。”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八:“ 乾 嘉 距今纔百年,其時戚懿重臣,忠勇驍果如是,蓋猶有開國遺風矣。”
成語(Idiom):開國
發音(Pronunciation):kāi guó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創建國家或建立新政權。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開國是指通過革命、戰爭或其他手段,建立一個全新的國家或政權。這個成語強調了國家的創立和建設,通常與國家的獨立、自主和發展密切相關。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開國常用于描述國家的創立,可以用于討論歷史事件、革命運動、國家建設等話題。也可以用于贊美和鼓勵那些為國家的獨立和發展做出重大貢獻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開國一詞最早出現在《左傳·襄公十四年》中,形容晉國國君文公建立國家的事跡。后來,這個成語逐漸泛指建立新國家或新政權的行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詞+名詞,表示建立國家的動作。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我們國家的開國元勛。
2. 革命先烈們為了開國建設,不惜付出了巨大的犧牲。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開國”與“建立國家”、“創建政權”等詞語聯系起來,形成記憶聯結。可以通過多次重復和實踐應用,加深對該成語的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關于中國歷史上的開國事件,如秦朝的統一、漢朝的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等。還可以學習其他與國家建設相關的成語,如“建國”、“立國”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應該為祖國的開國英雄們感到驕傲。
2. 初中生:毛澤東是中國共產黨的偉大領袖,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開國元勛。
3. 高中生:在中國歷史上,有很多開國的偉大事件,如秦朝的統一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
4. 大學生:通過學習開國的歷史,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國家的發展和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