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吳
基本解釋
(1).指 三國 時 吳國 。因其地處 江 東,故名。《文選·左思<詠史>之一》:“長嘯激清風,志若無 東吳 。” 李善 注:“ 東吳 ,謂 孫 氏也。” 明 梁辰魚 《浣紗記·謀吳》:“休憂慮,料堂堂廟謨,看瞬息間指揮談笑滅 東吳 。”
(2).泛指古 吳 地。大約相當于現在 江蘇 、 浙江 兩省東部地區。《晉書·食貨志》:“ 東吳 有齒角之饒, 西蜀 有丹砂之富。” 唐 杜甫 《絕句》之三:“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 東吳 萬里船。” 宋 陸游 《鷓鴣天·送葉夢錫》詞:“家住 東吳 近帝鄉,平生豪舉少年場。” 太平天囯 葉春森 《建天京于金陵論》:“﹝ 金陵 ﹞包 東吳 而連 北越 ,得其人主之,出可以戰,處可以守。”
成語(Idiom):東吳
發音(Pronunciation):dōng wú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古代中國三國時期的吳國,也用來形容東南地區。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東吳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國家,位于今天的江蘇、上海、浙江一帶。在三國時期,東吳是由吳國建立而成的,是三國中的一個重要勢力。東吳的興衰史成為了中國歷史上的重要篇章。成語“東吳”常用來形容東南地區,特指江蘇、上海、浙江等地。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常用于描述地理位置、地域范圍等,可以用來指代江蘇、上海、浙江等東南地區的城市和文化。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東吳”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歷史故事。在三國時期,東吳是由孫權建立的,成為了一個獨立的國家。東吳在當時的政治、軍事和文化上都有較大的發展,對中國歷史產生了重要影響。因此,人們常用“東吳”來形容東南地區。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成語“東吳”由兩個漢字組成,分別表示東方和吳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來自東吳,對江蘇的歷史非常了解。
2. 這個旅行社專門組織游覽東吳地區的旅行。
3. 東吳的文化底蘊深厚,吸引了許多游客前來參觀。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東吳”這個成語與中國古代歷史中的東吳國家聯系起來,想象自己身處在江蘇、上海、浙江等地,感受東南地區豐富的歷史和文化。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對中國歷史感興趣,可以進一步學習三國時期的歷史,了解東吳在當時的政治、軍事和文化上的重要地位。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想去東吳旅游,看看那里有什么有趣的地方。
2. 初中生:在歷史課上學到了東吳的故事,覺得很有意思。
3. 高中生:東吳是中國歷史上的重要國家,對中國的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