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曲
基本解釋
(1). 陜西省 周至縣 (原 盩厔縣 )的別名。盩,水曲;厔,山曲,故又名“二曲”。 宋 蘇軾 《奉詔減決囚禁記所經(jīng)歷》詩:“ 二曲 林泉勝, 三川 氣象侔。”
(2). 清 初學者 李颙 的別號。 颙 為 周至 人,自署曰 二曲土室病夫 ,學者稱 二曲先生 。 清 江藩 《漢學師承記·顧炎武》:“近日 二曲 以講學得名,遂招逼迫,幾致兇死。”
成語(Idiom):二曲
發(fā)音(Pronunciation):èr qǔ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的脾氣、性格急躁,容易發(fā)怒。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二曲是一個形容詞性成語,由“二”和“曲”兩個字組成。其中,“二”表示程度,強調(diào)急躁的程度更高;“曲”表示曲折、彎曲,比喻人的脾氣扭曲、不直接。整個成語形象地描述了一個人脾氣暴躁、性格急躁的狀態(tài)。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人的脾氣不好、容易發(fā)怒。可以用于形容個人的性格特點,也可以用于形容某個特定的行為或舉止。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二曲的故事并不多見,但這個成語的含義與古代的一種樂器有關。在古代,二曲是一種形狀像弓的樂器,演奏時需要用力拉動,因此比較費力,也容易出錯。后來,人們將這種費力且容易出錯的樂器與人的性格相比,形成了“二曲”這個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 + 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脾氣真是二曲,稍有不如意就會發(fā)火。
2. 這個人的性格很二曲,做事情總是急躁沖動。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二曲”與形狀像弓的樂器聯(lián)系起來,想象一個急躁的人拉動這個樂器時費力而容易出錯的樣子,從而記住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古代樂器二曲的相關知識,以及其他形容脾氣和性格的成語,如“火爆如二曲”、“性急如二曲”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脾氣很二曲,經(jīng)常對同學大發(fā)脾氣。
2. 初中生:我媽媽的脾氣很二曲,有時候一點小事就會生氣。
3. 高中生:老師的脾氣很二曲,有時候一點小錯誤都會被他批評。
4. 大學生:我的室友脾氣很二曲,經(jīng)常因為一些小事情大發(fā)雷霆。
5. 成年人:他的脾氣很二曲,稍有不如意就會發(fā)火,讓人很難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