槁質
成語(Idiom):槁質 (gǎo zhì)
發音(Pronunciation):gǎo zh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的精神或品質衰退,形容人愚昧無知、思想僵化。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槁質一詞由兩個字組成,槁意為干枯、腐朽,質指品質。槁質形容人的精神或品質衰退,思想僵化,不愿接受新鮮事物,對進步保持抵觸態度。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一些人思想保守,不愿意接受新事物或新觀念的狀態。也可以用來批評那些守舊、固執己見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槁質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史記·衛青、霍去病列傳》。故事中,霍去病是西漢末年的名將,他年輕時勇猛善戰,但晚年卻因為過度追求享樂而放縱自己,使得他的精神和品質都衰退了。后來,槁質成為了形容人思想僵化、精神衰退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槁質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人一直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槁質得連新鮮事物都不愿接觸。
2. 他雖然年紀輕,但思想卻槁質得像一個老人。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槁質與干枯、腐朽的形象聯系起來,形象化地理解這個成語的含義。可以想象一個樹枯萎了的樹木,它的枝葉干枯,沒有生機,就像一個人的精神和品質衰退了一樣。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閱讀相關的文章、故事或觀看電視劇、電影等來加深對槁質的理解和運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的爺爺思想很槁質,總是不愿意嘗試新的游戲和玩具。
2. 初中生:有些同學的學習態度槁質,不愿意主動學習新的知識。
3. 高中生:一些老師的教學方式已經槁質了,不能適應現代學生的需求。
4. 大學生:有些人的職業觀念槁質,不愿意接受新的工作方式和理念。
5. 成年人:一些政府官員的思想槁質,不愿意改革和推動社會進步。
希望以上的學習指南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