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食
基本解釋
(1).無食。《后漢書·馮衍傳上》:“然而諸將虜掠,逆倫絶理,殺人父子,妻人婦女,燔其室屋,略其財產,飢者毛食,寒者裸跣。”
(2).舊稱衣食無著而在有錢人手下幫閑的食客。《醒世姻緣傳》第七十回:“ 陳內官 差了名下的幾個毛食,齊到舖中,教 童七 交本算帳。”
成語(Idiom):毛食(máo shí)
發音(Pronunciation):máo shí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食物粗糙、簡陋。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毛食”取自《史記·五帝本紀》中的記載。古代人們食用的谷物一般需要經過磨碾去殼,才能煮熟食用。而未經磨碾的谷物,外面還有著茸毛,質地粗糙。因此,用“毛食”來形容食物粗糙、簡陋。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飲食條件簡陋、食物質量差的情況。也可用于比喻生活質量低下、生活條件艱苦的環境。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毛食一詞最早出現在《史記·五帝本紀》中,記載了古代人們食用粗糙食物的情景。在古代,人們的生活條件艱苦,食物簡單而粗糙,因此形成了“毛食”這個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地方的條件太差了,連個好點的飯菜都沒有,都是些毛食。
2. 在那個年代,大家都過著毛食的日子,生活真是艱苦。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成語“毛食”。可以想象自己正在吃一碗粗糙的米飯,米粒上還有著茸毛,非常簡陋。這樣的形象可以幫助記憶成語的基本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飲食相關的成語,如“粗茶淡飯”、“粗制濫造”等,可以幫助豐富詞匯,并提高對成語的理解和運用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家的飯菜都很簡單,經常吃到毛食。
2. 初中生:在農村,很多孩子都過著毛食的日子,生活真的很艱苦。
3. 高中生:在貧困地區,很多人依然過著毛食的生活,我們要努力改變這種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