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地
成語(Idiom):畫地為牢
發音(Pronunciation):huà dì wéi lá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比喻制定一種規劃或計劃,并堅決執行,不輕易改變。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畫地為牢是由“畫地”和“為牢”兩個短語組成的成語。其中,“畫地”指的是在地面上劃出一定的范圍或界限,“為牢”表示建造固定的牢籠。這個成語的基本含義是比喻制定一種規劃或計劃,并堅決執行,不輕易改變。它強調了在決策和行動中要有堅定的意志和毫不動搖的決心。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一個人或一個組織在做事情時,非常堅定和果斷,不容易被外界的干擾或誘惑所動搖。它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在工作或學習中,制定了明確的目標和計劃,并且一直堅持不變,不被其他事物或人所影響。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傳說故事《左傳》中的一個故事。相傳,在戰國時期,齊國的昭公想要征服魯國,于是他命令自己的將領劉緝去攻打魯國。劉緝征戰了很久,但是一直沒有取得勝利。昭公非常生氣,責問劉緝為什么一直沒有攻下魯國。劉緝解釋說,魯國的國土非常堅固,很難攻破。昭公不相信劉緝的話,于是他帶著劉緝去實地考察。當他們到達魯國的邊境時,劉緝用劍在地上劃出一條線,并說:“如果我們能夠畫出這樣一條線來圍住魯國,就能攻下它。”昭公聽了以后,非常生氣地說:“你這是在畫地為牢!”從此,這個成語就流傳了下來。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這個成語由兩個短語組成,分別是“畫地”和“為牢”。其中,“畫地”是動詞短語,表示在地面上劃出一定的范圍或界限;“為牢”是動詞短語,表示建造固定的牢籠。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對自己的計劃非常有信心,一直堅持畫地為牢,最終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2. 這個企業的領導者在制定戰略時,總是畫地為牢,不輕易改變。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以下方式記憶這個成語:
1. 將“畫地”聯想為在地上劃線,表示劃定范圍或界限。
2. 將“為牢”聯想為建造固定的牢籠。
3. 想象一個人在地上畫出一條線,然后用這條線圍住自己,表示堅定和不動搖的決心。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成語感興趣,可以學習更多與“畫地”相關的成語,例如“畫蛇添足”、“畫龍點睛”等。同時,你也可以學習其他與堅定決心相關的成語,例如“堅定如鐵”、“堅定不移”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要畫地為牢,每天都要堅持完成我的作業。
2. 初中生:考試前,我會畫地為牢,制定一個詳細的復習計劃,并且嚴格執行。
3. 高中生:我對我的大學志愿非常有信心,一定會畫地為牢,努力實現我的夢想。
4. 大學生:在創業的過程中,我會畫地為牢,堅持自己的初衷,不被外界的困難所動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