慠達
成語(Idiom):慠達
發音(Pronunciation):áo dá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心胸開闊,膽量大,志向遠大。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慠達一詞源自《左傳·昭公十五年》,原意為心胸開闊,膽量大。形容人志向遠大,有遠大的抱負和目標。這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人的胸懷和氣度。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來形容有遠大抱負、志向遠大的人,也可用來形容有膽識、膽量大的人。在正式場合,可以用來形容有遠大目標和抱負的領導者或企業家。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是中國古代一部重要的史書,記載了春秋時期的歷史事件和人物。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左傳·昭公十五年》這個篇章中。篇章中,昭公問左右臣下:“慠達可謂智乎?”意思是問他的臣子誰是最有智慧的。其中,慠達一詞被用來形容一個人的膽量和志向遠大。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慠達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第一個字“慠”表示胸懷開闊,志向遠大;第二個字“達”表示膽量大,有遠大抱負。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一個慠達的人,總是有著遠大的目標和抱負。
2. 這位企業家非常慠達,他的公司已經發展成為行業的領導者。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慠達”與“胸懷開闊,志向遠大”聯系起來,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可以通過多次閱讀和使用這個成語,加深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志向、抱負相關的成語,如“雄心壯志”、“志存高遠”等,以擴展對這一主題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長大后要成為一名醫生,因為我有慠達的志向。
2. 初中生:我希望能夠成為一名科學家,因為我有慠達的胸懷。
3. 高中生:我將來想創辦一家自己的公司,因為我有慠達的抱負。
4. 大學生:我希望能夠為社會做出貢獻,因為我有慠達的心態和遠大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