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抑塞磊落
發音(Pronunciation):yì sè léi luò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的品行高尚,言行舉止正直坦蕩,不受任何外界因素的束縛。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抑塞,指抑制住;磊落,指正直坦蕩。抑塞磊落形容一個人的品行高尚,堅守正道,不受誘惑和困難的影響,始終保持真誠、正直的態度。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不畏艱難困苦,堅持正義,不受外界干擾的品質。也可以用來表揚一個人的坦率、直率和真誠。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說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史記·太史公自序》中,形容太史公的品行高尚,不受外界干擾,堅持真理。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四個字的成語,第一個字和第三個字都是動詞,第二個字和第四個字都是形容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品行抑塞磊落,始終保持著高尚的道德標準。
2. 在面對困難時,他始終保持抑塞磊落的態度,沒有被外界的誘惑所動搖。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抑塞磊落”與“高尚、坦蕩、正直”等詞語聯系起來記憶,同時可以將其與一個品行高尚的人物形象聯系起來,加深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品行高尚、正直相關的成語,如“忠厚老實”、“正直無私”等,加深對這些品質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是一個抑塞磊落的好同學,總是幫助別人,不欺負弱小。
2. 初中生:在面對誘惑時,我們應該保持抑塞磊落的態度,堅守自己的原則。
3. 高中生:只有抑塞磊落的人才能在困境中保持冷靜,不受外界干擾。
4. 大學生:作為大學生,我們應該樹立抑塞磊落的品質,不做任何違背道德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