斥地
基本解釋
開拓土地。《漢書·韋玄成傳》:“四垂無事,斥地遠境,起十餘郡。”《新唐書·王忠嗣傳》:“據要險筑城堡,斥地甚遠。”《續資治通鑒·宋神宗熙寧四年》:“ 杜安行 等討夷賊,斥地七百里。”
近義詞
成語(Idiom):斥地(chì dì)
發音(Pronunciation):chì d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開辟土地或建設工程。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斥地是一個動詞短語,由“斥”和“地”兩個字組成。斥有開辟、占用的意思,地指土地。斥地的基本含義是開辟土地或進行建設工程。在現代漢語中,斥地也可以泛指進行大規模的開發或建設項目。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斥地這個成語常常用于形容大規模的土地開發或建設工程,特別是指對于荒地、廢棄地或未開發地進行改造和利用。在商業領域,斥地也可以用來形容企業或個人進行大規模的投資或創業項目。此外,斥地也可以用來形容某個人或團體在特定領域內的開拓和創新。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斥地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土地開發和建設活動。在古代,斥地是指開墾荒地、修筑堤壩等土木工程。這個成語在《漢書·食貨志》中首次出現,記載了漢武帝時期對荒地的開墾和修筑工程。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斥地的成語結構是“動詞 + 名詞”,其中動詞“斥”表示開辟、占用,名詞“地”表示土地。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家公司斥地建設了一座現代化工業園區。
2. 城市斥地改造,建設了一條寬闊的環城高速公路。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斥地這個成語。可以想象自己是一個土地開發者,正在開墾一片荒地,努力進行斥地工作,將這片荒地變成一個美麗的城市或農田。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斥地相關的成語或詞語,如“開疆拓土”、“修筑堤壩”等,深入了解土地開發和建設的相關知識。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爸爸帶我去看了一座斥地建設的公園,里面有很多漂亮的花草。
2. 初中生(13-15歲):我希望將來能夠參與一次斥地項目,為社會做出貢獻。
3. 高中生(16-18歲):這個城市的發展離不開斥地,我們要為城市的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
4. 大學生及以上:他們斥地建設了一座現代化的科技園,吸引了很多創新企業入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