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天
基本解釋
(1).佛教語。六道輪回中的人道和天道。亦泛指諸世間、眾生。《大寶積經·被甲莊嚴會三》:“能為世導師,映蔽人天眾;演説無所畏,我禮勝丈夫。”《魏書·釋老志》:“人天道殊,卑高定分。” 唐 白居易 《看夢得題答李侍郎詩因戲和之》:“看題錦繡報瓊瓌,俱是人天第一才。” 湯用彤 《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第十六章:“按佛經,行善者得人天果報。”
(2).人間與天上。《晉書·陸云傳》:“ 帝堯 昭煥而道協人天, 西伯 質文而 周 隆二代。” 郭沫若 《Lobeniche的塔》:“橫的自然觀和縱的道義感要構成一個新的金鑰開發人天的啞謎。”
(3).指糧食。民以食為天, 唐 人避 太宗 李世民 諱,改民作人,故稱“人天”。《舊唐書·音樂志三》:“粒食伊始,農之所先,古今攸賴,是曰人天。”參見“ 民天 ”。
成語(Idiom):人天(rén tiān)
發音(Pronunciation):rén tiā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與天地之間的關系,表示人類與自然界的緊密聯系。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人天一體,人與天地融為一體,強調人類與自然界相互依存、相互影響的關系。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通常用于形容人與自然界的關系緊密,相互依賴的情況,也可用于形容人類與宇宙的關系。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人天一體的思想在中國古代哲學中有著重要的地位,是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的核心之一。這一思想認為,人類與自然界是相互關聯的,人類應該尊重自然、順應自然,與自然和諧共生。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人天合一,我們應該保護環境,與大自然和諧相處。
2. 在農耕社會中,人們深深體會到人天相互依存的關系。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將人與天地相融合的形象與成語的含義聯系起來,加深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中國古代哲學中關于人與自然的思想,了解人與自然的相互關系對于社會和個人的重要性。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人天合一,我們要愛護小動物,保護環境。
2. 初中生:人天合一的思想告訴我們,人類應該與自然和諧相處,共同保護地球。
3. 高中生:人天合一的觀念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有著重要的地位,我們應該傳承和發揚這一思想。
4. 大學生:人天合一的理念在現代社會仍然具有重要意義,我們應該關注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