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手
基本解釋
◎ 巧手 qiǎoshǒu
(1) [dexterous hands]∶靈巧、靈活的手
一雙巧手
(2) [a dab hand]∶擁有高明技能的人
巧手云集
英文翻譯
1.a dab hand
詳細解釋
(1).技藝高明的人。《六韜·虎韜·軍用》:“修治攻具,砥礪兵器,巧手三百人。” 宋 陳師道 《送杜侍御純陜西轉運》詩:“巧手莫為無麵餅,誰能留渴須遠井。”
(2).高手藝。 申躍中 《一盞抗旱燈下》:“不知哪個巧手的姑娘,用包水果糖的彩色透明紙,剪了三個不大的字--‘抗旱燈’貼在燈罩上。”
成語(Idiom):巧手
發音(Pronunciation):qiǎo shǒu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技藝高超、手巧靈活。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巧手一詞形容一個人的手藝高超,具有靈巧的技能和熟練的操作能力。這個成語強調了一個人在某個領域或技術上的高超能力,常用來形容工匠、手藝人或技術專家。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巧手常用于贊美一個人的技術或手藝高超。它適用于各種領域,如工藝品制作、繪畫、烹飪、醫療等。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在某個領域有獨特的技能和天賦。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巧手的故事有很多,其中最有名的是關于中國古代匠人“魯班”的故事。相傳魯班是中國古代的一位巧匠,他以巧手聞名于世,能制作出精美的木工藝品。由于魯班的巧手,他被尊稱為“巧匠之師”,并成為了巧手這個成語的代表人物。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巧手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巧”和“手”兩個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一位巧手,能制作出精美的陶瓷作品。
2. 她的巧手使得這幅畫作更加生動。
3. 這位廚師的巧手使得菜肴的味道更加美味可口。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與“魯班”的故事聯系起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魯班的巧手制作出精美的木工藝品,可以幫助記憶“巧手”的含義和用法。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除了巧手,還有一些類似的成語,如巧妙、巧思等,都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的聰明才智和技術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爸爸的巧手能幫我修好破了的玩具。
2. 初中生:她的巧手在繪畫比賽中贏得了第一名。
3. 高中生:他通過巧手制作出了一臺自己設計的機器人。
4. 大學生:她的巧手幫助她在藝術設計領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