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相氏
基本解釋
周 官名。掌天文。《周禮·春官·序官》:“馮相氏,中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徒八人。” 鄭玄 注:“馮,乘也;相,視也。世登高臺,以視天文之次序。”《周禮·春官·馮相氏》:“馮相氏掌十有二歲,十有二月,十有二辰,十日,二十有八星之位。辨其敘事,以會天位。”亦省稱“ 馮相 ”。《文選·張衡<東京賦>》:“馮相觀祲,祈禠禳災。” 李善 注:“《周禮》曰:春官宗伯馮相氏,掌日月星辰之位,辨其災祥,以為時候。” 南朝 齊 謝朓 《齊敬皇后哀冊文》:“馮相告祲,宸居長往。” 嚴復 《<英文漢詁>敘》:“馮相者察天行之律令也。”
成語(Idiom):馮相氏
發音(Pronunciation):fēng xiāng sh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追求功名利祿,不擇手段,不顧道德倫理的行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馮相氏源自明代小說《水滸傳》中的一個故事。故事中,馮相是一個官員的妻子,她為了讓丈夫得到更高的官職,不擇手段地進行權謀,包括賄賂、勾結官員等。因此,馮相氏成為了一個形容功利心重,不擇手段的負面形象。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通常用于形容個人或組織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不擇手段,不顧道德的行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馮相氏的故事最早出現在明代的小說《水滸傳》中,該小說以描寫宋江等英雄好漢起義反抗腐敗官府為主線,其中馮相氏的故事是其中之一。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馮相氏是一個由三個字組成的成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為了得到晉升的機會,變得像個馮相氏一樣,不擇手段。
2. 這個公司為了獲得更多的利潤,采取了馮相氏的手段。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馮相氏的故事與明代小說《水滸傳》聯系起來記憶,同時想象一個為了達到目的不擇手段的人的形象。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水滸傳》中的其他故事和人物,以及明代社會的背景和特點。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為了考試第一名,不擇手段地抄襲了同學的作業,真是個馮相氏。
2. 初中生:為了加入社團,他不擇手段地向老師獻媚,真是個馮相氏。
3. 高中生:為了進入理想的大學,他參加各種培訓班,甚至作弊,真是個馮相氏。
4. 大學生:為了找到好工作,他不擇手段地拉關系,真是個馮相氏。
5. 職場人士:為了升職加薪,他不擇手段地陷害同事,真是個馮相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