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詞語解釋
yī gǔ yī bǎn ㄧ ㄍㄨˇ ㄧ ㄅㄢˇ一鼓一板
鼓、板都是演唱時用以調和節奏的,兩者不可分離,因以喻互相幫襯。《二刻拍案驚奇》卷二二:“公子身邊最講得話、像心稱意的,有兩個門客……大小事多要串通得這兩個,方纔弄得成。這兩個一鼓一板,只要公子出脫得些,大家有味?!?
成語詞典已有該詞條:一鼓一板
成語(Idiom):一鼓一板
發音(Pronunciation):yī gǔ yī bǎ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行動有條不紊,有條理,一絲不亂。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指行動或計劃有條不紊,按部就班,沒有絲毫差錯或混亂。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于形容工作、學習、組織等方面有條不紊,井然有序的情況。也可以用于形容人的思維清晰,言行舉止有條理。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哀公二十七年》:“臣聞戰國之術,戰勝則進,戰不勝則退,退而繼進,三戰三勝。是故善戰者,立于不敗之地,而不失敵之機。故進不失其所守,退不失其所爭。故善戰者,求之于勢,不責于人也?!边@段話中的“進不失其所守,退不失其所爭”就是形容戰爭中的行動有條不紊,一絲不亂。后來,這個成語就引申為形容其他方面有條不紊的情況。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由“一鼓”和“一板”兩個詞語組成,表示行動有條不紊,一絲不亂。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公司的組織下,項目進行得一鼓一板,進展順利。
2. 她的計劃總是一鼓一板,從不出差錯。
3. 這個學生學習態度認真,完成作業總是一鼓一板。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成語“一鼓一板”與有條不紊的行動聯系起來,想象一個人敲鼓和敲板的動作有條不紊,如此可以更加深刻地記住這個成語的意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有條不紊、井然有序相關的成語,如“井井有條”、“有條不紊”等,以豐富自己的詞匯量。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教我們做事要有條不紊,就像一鼓一板一樣。
2. 初中生:考試前,我會制定一個學習計劃,按照計劃一鼓一板地復習。
3. 高中生:我在做研究項目時,總是保持一鼓一板的狀態,以保證研究的順利進行。
4. 大學生:在準備畢業論文時,我會按照提綱一鼓一板地撰寫,以確保論文的質量和完成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