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留
基本解釋
(1).同“ 馬流 ”。《新唐書·南蠻傳下·環王》:“又有 西屠夷 蓋 援 還留不去者,才十戶, 隋 末孳衍至三百,皆姓 馬 。俗以其寓,故號‘馬留人’。”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境異》:“ 馬伏波 有餘兵十家不返,居 壽洽縣 ,自相婚姻,有二百戶,以其流寓號 馬留 。衣食與華同。” 清 惠士奇 《送陳秋田先生之官長寧》詩:“邑里時逢烏蜑戶,居民半是 馬留 人。” 章炳麟 《訄書·序種姓上》:“馬,氏也, 援 ( 馬援 )之潰卒為 馬留 ( 隋 唐 時稱 馬留 ,今曰 馬來由 )。其種族又因姓氏起云。”
(2).猴子。《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宋朝雜記下》引《桐江詩話》:“ 呂惠卿 察訪 京東 , 呂 天資清瘦,語話之際,喜以雙手指畫,社人目之曰‘説法馬留’,又湊為七字曰‘説法馬留為察訪’。” 宋 邵博 《聞見后錄》卷十:“今世猴為馬留,與其人形似耳。”參閱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獸四·獼猴》。參見“ 馬流 ”。
成語(Idiom):馬留
發音(Pronunciation):mǎ liú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馬奔跑時留下的痕跡,比喻事物經過后留下的痕跡或影響。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馬留是一個形象生動的成語,它源自于馬匹奔跑時的痕跡。馬匹奔跑時,因為速度快,留下的痕跡非常明顯,難以掩蓋。這個成語比喻事物經過后所留下的痕跡或影響,無法被輕易抹去。馬留常常用來形容某種事物或行為對人們所產生的深遠影響,無法逆轉或忽視。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馬留這個成語常常用于描述某種行為或事件對人們所帶來的影響或后果。例如,可以用來形容某個決策對一個組織或個人產生的深遠影響,也可以用來形容某種行為對社會或環境所造成的不可逆轉的破壞。在日常生活中,馬留也可以用來形容某個人的言行舉止對他人的影響,無法被輕易忘記。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馬留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史記·衛將軍驃騎列傳》中。故事講述了楚國將軍陳勝在起義前夕,他的一匹馬被敵人殺死,留下了一道明顯的血跡。陳勝看到這道馬留,深感憤怒和悲痛,決定帶領起義軍與敵人決一死戰。這個故事中的馬留象征著陳勝的決心和對敵人的憤怒,成為了后來馬留這個成語的來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馬留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錯誤決策給公司留下了深深的馬留。
2. 這場災難給我們的家鄉留下了難以抹去的馬留。
3. 她的善良和助人為樂的精神在我們心中留下了深深的馬留。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馬匹奔跑時留下的痕跡與事物留下的不可逆轉的影響進行類比,來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可以想象一匹馬在奔跑時,留下了明顯的痕跡,無法被抹去,就像某種事物或行為對人們所產生的影響一樣,無法被忽視。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馬有關的成語,如馬不停蹄、馬到成功等,來拓展對馬留這個成語的理解和應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功課成績一直很好,給老師留下了深深的馬留。
2. 初中生:這個項目的失敗給公司留下了難以抹去的馬留。
3. 高中生:她的演講給觀眾留下了深深的馬留,大家都深受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