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戍
成語(Idiom):防戍(fáng shù)
發音(Pronunciation):fáng sh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防守城池或邊防的軍隊。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防戍是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防”指防守、抵御,而“戍”指軍隊駐守、守衛。防戍表示軍隊為了保衛城池或邊境而進行防守、守衛的行動。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防戍常用于描述軍隊守衛邊疆或城池的情景,也可用于比喻保衛家園、守護國家等方面。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防戍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后漢書·李密傳》中。李密是東漢末年的名將,他在邊疆駐守時,經常要與匈奴進行戰斗,保衛邊境安全。后來,防戍逐漸成為了一個成語,用來形容軍隊保衛國家邊境的行動。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防戍是一個動賓短語,由動詞“防”和名詞“戍”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邊境上的防戍軍隊,日夜守衛著祖國的安全。
2. 這支隊伍是負責防戍邊疆的精銳部隊。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防戍”與“防守”、“守衛”等詞語聯系起來,形成聯想來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軍事、國防相關的詞語和成語,如“攻守兼備”、“守株待兔”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們應該向英雄學習,為祖國的安全貢獻自己的力量,像防戍軍人一樣保衛家園。
2. 初中生(13-15歲):軍人們日夜守衛著邊境線,他們的防戍精神是我們學習的楷模。
3. 高中生(16-18歲):歷史上有很多英雄人物為了保衛國家而進行防戍,他們的事跡激勵著我們。
4. 大學生及成人(18歲以上):防戍是國家安全的基礎,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為保衛國家的安全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