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片甲無存
發音(Pronunciation):piàn jiǎ wú cú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戰敗后,全部軍隊覆滅,沒有一兵一卒幸存。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片甲無存是一個形容詞性成語,用來形容戰敗后的慘狀,表示整個軍隊覆滅,沒有一個幸存者。這個成語中的“片”指的是軍隊中的士兵,而“甲”則是指甲胄,即士兵的盔甲和戰具。成語中的“無存”表示完全消失、沒有留下任何痕跡。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我們常常可以在描述戰爭、戰斗或困境中使用這個成語。例如,可以用來形容兩軍交戰后,一方軍隊被徹底擊潰,沒有一個士兵幸存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史記·項羽本紀》中,記載了楚漢相爭的歷史。當時,項羽率領楚軍與劉邦率領的漢軍進行決戰,結果楚軍被漢軍擊潰,項羽自殺身亡。這個成語就是形容項羽的軍隊被徹底擊潰,沒有一個士兵幸存。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動詞+賓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那場戰斗中,敵軍被我軍打得片甲無存。
2. 這個國家經歷了一場慘烈的戰爭,整個軍隊片甲無存。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片甲無存”中的“片”理解為“片片”、將“甲”理解為“甲蟲”,想象一場戰斗中,士兵們被無數的甲蟲啃食得片甲無存的情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戰爭、軍事相關的成語,如“覆水難收”、“兵臨城下”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在我的游戲中,我的軍隊被敵人打得片甲無存。
2. 初中生:歷史課上,老師講述了項羽的軍隊被漢軍打得片甲無存的故事。
3. 高中生:這個國家曾經經歷過一場戰爭,整個軍隊片甲無存,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