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納士招賢 (nà shì zhāo xián)
發音(Pronunciation):nà shì zhāo xiá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接納有才干的人,招募賢士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納士招賢是指接納并招募有才干的人才。這個成語強調了重視人才,認為只有擁有優秀的人才,才能使組織、團隊或國家得到發展和壯大。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常用于形容一個組織、團隊或國家重視人才,積極招募有才干的人,以提升整體實力和競爭力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一位國君。相傳,有一位國君正在尋找賢士來輔佐他治理國家,于是他發出了招募人才的令牌。這個令牌上寫著:“納士招賢”。最終,他通過這個招募令牌找到了許多有才干的人,使國家得到了繁榮。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納士招賢是一個由兩個詞組成的成語,其中“納士”表示接納有才干的人,“招賢”表示招募賢士。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家公司一直堅持納士招賢的原則,所以才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功。
2. 他們的團隊一直以納士招賢自居,因此在市場上取得了很大的競爭優勢。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國君手持招募令牌,上面寫著“納士招賢”,他在廣場上招募有才干的人才來輔佐他治理國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人才招募、人才管理相關的成語和詞語,例如“人才濟濟”、“英才輩出”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班老師總是納士招賢,所以我們班上有很多聰明又有才華的同學。
2. 初中生:學校為了提高教學質量,一直在納士招賢,所以我們的老師都很優秀。
3. 高中生:大學招生辦公室一直以納士招賢為宗旨,希望能吸引到優秀的學子來報考。
4. 大學生:我們學生會正在進行新一屆干部的選拔,希望通過納士招賢的方式找到最適合的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