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氈
基本解釋
(1).白羊毛壓成的厚呢。《新唐書·回鶻傳下》:“諸下皆帽白氈,喜佩刀礪。”
(2).比喻楊花。 唐 杜甫 《絕句漫興》之七:“糝徑楊花鋪白氈,點溪荷葉疊青錢。”
(3).比喻積雪。 宋 蘇軾 《次韻參寥詠雪》:“朝來處處白氈鋪,樓閣山川盡一如。”
成語(Idiom):白氈(bái zhān)
發音(Pronunciation):bái zhā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白色的氈子,比喻官員職位高而無實權。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白氈是一種白色的氈子,而氈子本身是一種厚實、柔軟的織物。在中國古代,官員的座位上常常墊有白氈,白氈象征著高位,但卻沒有實際的權力。因此,“白氈”這個成語用來比喻官員職位高而無實權。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常常用于形容官員職位高卻無實際權力的情況。可以用于諷刺那些權力虛有其表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說,白氈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唐朝的一位宰相。這位宰相名叫楊炎,他曾經擔任過宰相的職位,但卻無法真正行使權力。有一天,楊炎在宮廷上看到了一塊白色的氈子,他覺得這塊氈子非常漂亮,于是他就把這塊白氈墊在了自己的官位上。后來,人們就用“白氈”來形容那些雖然官位高卻無實權的官員。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兩個漢字組成,形象地描述了官員職位高而無實權的情況。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雖然是公司的總經理,但實際上只是個白氈,沒有真正的決策權。
2. 這個部長職位高,但他只是個白氈,真正的權力都在其他人手里。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想象一個官員坐在白色的氈子上,高高在上,但卻沒有真正的權力。這樣的形象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含有“白”和“氈”字的成語,如“白手起家”、“白紙黑字”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的班主任是個白氈,只會管我們的紀律,卻沒有真正的權力。
2. 初中生:那個校長雖然是個白氈,但他的話還是有分量的,我們還是要聽。
3. 高中生:政府的一些官員只是個白氈,他們的決策并不能解決實際問題。
4. 大學生:在現實社會中,有很多人只是個白氈,他們的權力只是形式上的。
希望這個學習指南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