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母
基本解釋
◎ 太母 tàimǔ
(1) [grandmother]
(2) 祖母
候太公太母起居。——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3) 泛稱皇帝的母親和祖母
詳細解釋
(1).祖母。 宋 陸游 《老學庵筆記》卷四:“太母,祖母也,猶謂祖為大父。 熙寧 元豐 間稱 曹太皇 為太母。 元祐 中,稱 高太皇 為太母。皆謂帝之祖母爾。”
(2).泛稱皇帝的母親和祖母。《舊唐書·后妃傳下·憲宗懿安皇后郭氏》:“后歷位七朝,五居太母之尊。”
成語(Idiom):太母
發音(Pronunciation):tài mǔ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婆婆,泛指丈夫的母親。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太母是一個古代漢語成語,由“太”和“母”兩個字組成。其中,“太”表示尊稱,多用于對長輩的尊稱;“母”表示母親。太母一詞在古代常用于尊稱丈夫的母親,也可以用來泛指丈夫的母親。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太母一詞多用于古代文學作品中,用來形容妻子對丈夫的母親的尊敬和禮貌。在現代漢語中,太母一詞已經不常使用,而是使用“婆婆”來表示丈夫的母親。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太母一詞最早出現在《詩經》中的《大雅·蕩》篇。這篇詩是一個婦女向丈夫母親請教如何教育子女的對話,其中有一句“太母有言,無補于我,無誰如我,夙夜匪解。”意思是說丈夫的母親雖然有教導子女的話,但對于自己來說沒有什么用,沒有人能像我一樣,早晚都不能解決問題。從這句詩中,我們可以看出太母一詞在古代是用來尊稱丈夫的母親的。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太母是一個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太”為形容詞,用來表示尊稱;“母”為名詞,表示母親。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太母對他非常寵愛。
2. 他的太母在家里很有權威。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的方式來記憶太母這個詞語。可以想象一個尊貴的太太婆婆,她對丈夫的母親非常尊敬和禮貌。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古代漢語中關于家庭和親屬關系的成語,如“夫妻”、“嫂子”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爸爸的太母是一個非常和藹可親的老奶奶。
2. 初中生:他的太母是一個非常嚴厲的長輩,對他要求很嚴格。
3. 高中生:她的太母是一個非常有見識和智慧的長輩,她的教誨對她影響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