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摯
基本解釋
亦作“ 毛鷙 ”。指猛禽捕食小鳥。用以比喻酷吏的兇狠殘暴。《史記·酷吏列傳》:“是時 趙禹 、 張湯 以深刻為九卿矣,然其治尚寬,輔法而行,而 縱 ( 義縱 )以鷹擊毛摯為治。” 裴駰 集解引 徐廣 曰:“鷙鳥將擊,必張羽毛也。” 清 周亮工 《書影》卷三:“州郡吏競為毛鷙擊斷,以取赫赫之譽。” 清 宋琬 《詔獄行》:“遂有羣兇作爪牙,贙虎蒼鷹最毛鷙。”
成語(Idiom):毛摯(máo zhì)
發音(Pronunciation):máo zh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字跡極為細小,如毛發一般。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毛摯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毛指的是人體上的細小毛發,摯指的是書寫用的細小筆。毛摯形容字跡極為細小,如同毛發一般。這個成語常用來形容人的字跡極其工整而細小,書寫非常認真。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毛摯常用于贊美人的字跡工整,形容人的書寫認真細致,特別適用于描述書法家、文人或者學生的字跡。也可以用來形容其他細小的事物。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毛摯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時期的文學家陸機的《文心雕龍·論文》。陸機在文中寫道:“毛發之摯,無不為文。”意思是說,就像細小的毛發一樣,沒有一根不是被用來書寫的。后來,人們將陸機的用詞改為“毛摯”,并將其作為一個成語來使用。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Subject + 毛摯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字跡像毛摯一樣,非常工整。
2. 她寫字非常認真,每一筆都像毛摯一樣細致。
3. 這位書法家的毛摯字,給人一種極為精致的感覺。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住成語毛摯。可以想象自己在用一根細小的毛發作為筆來寫字,以此來聯想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你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古代書法發展的歷史和不同書法風格,以及其他與書法相關的成語,如“墨守成規”和“筆耕墨田”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字寫得像毛摯一樣,非常好看。
2. 初中生:老師的字跡非常工整,每一筆都像毛摯一樣。
3. 高中生:我的字寫得不夠工整,需要像毛摯一樣細致。
4. 大學生:這位書法家的毛摯字,給人一種極為精致的感覺。
5. 成年人:他的字跡非常細小,像毛摯一樣,看起來非常認真。